心懷感恩肩負責任
在閱讀完《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這本書后,覺得受益匪淺。首先,來談談感恩。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情懷,同時也是人生的一種使命。
現(xiàn)在很多人在現(xiàn)實面前只計較自己的利益得失,摒棄了原始的感恩之心,或許他們當時覺得自己得到了很多,但實質上他們丟失了最珍貴的東西。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很多人就只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完就什么都不管不顧了。其實,她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可以去幫助那些忙得不可開交的同伴,或許,你會累點,但你減輕了別人的負擔,她一定會對你心存感激的,當下次你有無法完成的工作時別人也會熱心的幫助你,這樣,我們不僅提高了辦事效率,也可以保證工作的質量。
心懷感恩,我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工作沒有原本那么枯燥無味,我們的同事也真誠可愛,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樂趣。
庫里希坡斯曾經說過:“過去與未來并不是存在的東西,而是存在過和可能存在的東西。唯一存在的是現(xiàn)在。”所以,我們要用感恩的心對待現(xiàn)在的生活,不是把每一分力氣都耗費在未知的未來。很多人總在不停地設計我將來要怎么怎么,卻從來沒想過我們該如何過好現(xiàn)在的生活。如果你將注意力集中在你周圍的人和事上,全心全意對待這些,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很多快樂的時刻。
再談談責任,對于責任,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做好分內應做的事情。責任,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責任,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是一種敢于擔當的使命。
在《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這本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界之后,也創(chuàng)造了動物,于是召開動物大會,來給動物安排壽命。上帝說:“人的壽命是20年的壽命,牛的壽命是30年,雞的壽命是25年。”人說:“上帝呀,我非常尊敬您,但是我的壽命也太短了,人生的很多樂趣都享受不到了。”上帝還沒有說話,牛就說了:“上帝呀,我每天都要干活,您給我30年的壽命,我就要做30年的活兒,太辛苦了,能不能少點?”
雞也說:“我每天報曉也很辛苦,能不能少點壽命?”上帝說:“好吧,牛和雞,把你們20年的壽命給人吧。”從此以后,人就有60年的壽命。在前20年“像人一樣”快樂地活著;下一個20年是為家庭活著,像牛一樣辛勞;最后20年是報曉的雞,起得最早,叫全家人起床。
這個故事雖然看起來有點好笑,但它向我們闡述了這樣一個重要的道理:落實責任是上天賦予我們的使命,每個人來到世上,并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
如果每個人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責任,那我們就會為可以從事這一工作而自豪,我們就會更認真去完成這項工作,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就會越多。
總之,我們必須用一顆感恩之心來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周圍的所有人時時謹記自己的使命,完成自己的責任,這樣我們就能更珍惜生活的工作帶給我們的一切,可以擁有一個成功、幸福的人生。
讓我們心存感恩,肩負責任,努力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認真對待身邊的一個人,讓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豐富多彩。
(產 科 王利文)
《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讀后感
感恩心是一種永不泯滅的美德,由感恩心生出來的責任感是人類永不消失的精神。有愛就有感恩,有生命就有感恩,當你學會了感恩也就找到了自己的責任。做人心懷一顆感恩之心,知道滿足與快樂,你的人生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做事心懷一顆感恩之心,懂得付出與奉獻,才能獲得人生和事業(yè)的成功。
我們的人生充滿了感恩,從呱呱落地起我們就要感恩父母,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讓我們感受愛的呵護,體會生命的精彩;我們要感恩朋友,是他們讓我們體會到友情的滋味;我們要感恩老師,是他們培養(yǎng)了我們,教授我們知識……
感恩世間種種,以感恩的心來看待世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懷著責任心以積極的態(tài)度做好任何一件事,這是事業(yè)成功的保障。以感恩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那么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必會溫馨美滿,事業(yè)也必會成功。
“感恩”一詞的反義詞就是“理所當然”,的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看到一些被忽略的工作或遇到意外情況時便會覺得那是別人的事情,擺出“個人自掃門前雪”的姿態(tài)。其實我們從工作中所獲得的一切,所享受的一切不是平白無故的,而是由許多人共同創(chuàng)造和奉獻的結果。同時當我們羨慕甚至嫉妒別人的成功時,千萬不要以為別人的成功是突然的,很多學歷或是能力不如我們的人最終能夠獲得成功,往往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懂得感恩,從而更自覺的工作,懂得主動填補工作中的“責任空白”。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給予越多,人生就越厚重;奉獻越多,生命就越有意義。
沒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對工作不負責人的人。作為員工,不論你在哪個崗位,要想清楚自己在工作中應該做什么,有什么樣的責任,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知道該如何承擔自己的責任,正所謂“責任正確,利益直接”。也只有認清自己的責任時,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擔責任。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責任自己都能承擔的,也不會有那么多責任要你來承擔,生活只是把要你承擔的那一部分給你。學會認清責任是為了更好地承擔責任。首先要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然后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最后再去想我怎樣做才能做得更好,慢慢地把把承擔責任作為一種習慣。
“遇到一位好老板,要忠心為他工作;假設第一份工作就有很好的薪水,那你的運氣很好,要感恩惜福;萬一薪水不好,就要懂得在老板身邊學本領”。我們要將這三句話牢牢的記在心里。擁有了健康的心態(tài),不論做任何事都能心甘情愿、全力以赴,當機會來臨是才能及時把握。擁有感恩心做人,負責心做事的態(tài)度,我們將以坦蕩的胸懷面對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我們也將更容易在生活中獲得成功。
感恩,是一種良知的表現(xiàn)。人有善心,就不會淡忘恩德、冷對真情、無情無義;人有良知就不會淡視是非、顛倒黑白、唯利是圖。一個心存感恩的人,更能珍惜生活與工作所帶給他的一切,也更容易擁有一個成功、幸福的人生。責任,是人品的核心要素,一個有責任心的人,不管他的能力大小,在生活與工作中必然會樹立主人翁意識,把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作自己的事情,用高標準要求工作,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得盡善盡美?梢哉f責任心具有至高無上的價值。
我覺得感恩、責任,它們是一個人對外界人和事的一種感悟,是一個人承擔最基本的道義和責任。其中感恩是基礎,責任是感恩的外在表現(xiàn)。如果一個人對親人感恩,那他就會有家庭責任心;對同事、領導感恩,那他就會有工作責任感;對社會感恩,那他就會有社會責任感。所以,當我們明白了感恩與責任,也就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病理科 張 朋)
讀《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有感
有愛就有感恩,有生命就有感恩,當你學會了感恩,也就找到了自己的責任。
在生活中我們要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從小到大,任何人都會接受別人的恩惠。幼兒的時候,有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上學的時候,有老師的教育之恩;踏入社會又有朋友、領導和同事的幫助、關懷之恩;步入老年后,又免不了接受晚輩的贍養(yǎng)照顧之恩。所以,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生活中,每個人都是我學習的對象,學習那些堅強的人們,看他們是如何輕視痛苦的,學習那些快樂的人們,看他們又是如何淡忘悲傷地,忘記那些讓你受傷的人,傷害也許是無意,成長卻是必須的。
在工作中我們要感恩心做人,責任心做事。我們從工作中所獲得的一切、所享受的一切,都不是平白無故的,而是由許多人共同創(chuàng)造、奉獻的結果。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成功時,千萬不要以為別人是“突然”成功的,很多學歷甚至能力不如我們的人最終能夠獲得成功、得到提升,往往只是他們比我們更懂得感恩,他們能夠更自覺地工作,懂得主動填補工作中的“責任空白”。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會得到滋潤。給予越多,人生就越厚重;奉獻越多,生命就越有意義。一個懂得感恩并知恩圖報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他們把醫(yī)院當成自己的家,醫(yī)院也自然最欣賞、最需要這樣的人。
學會感恩,親情變得愈加溫暖,懂得感恩,友情變得更加緊密;有了感恩,社會變成美好人間;學會了感恩,你便與愛同行。
感恩世間種種,以感恩的心來看世界,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懷著責任心,以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做好一件事,這是事業(yè)成功的保障,以感恩的心做人,以責任心做事,那么我們每個人的家庭必溫馨美滿,事業(yè)必成功,社會也必定和諧繁榮。
(特檢科 楊 洲)
走過 流年飛旋
歲月無聲,驀然回首,清點曾經走過的腳印,那些記憶,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盡在彈指之間。這是我的故事,我們的故事。流失在流年,緩緩流過的青春。
感謝爸媽給我提供成長和成熟的空間,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給予我的支持。我們有著自己的成長規(guī)劃,我們有著自己的目標設立,我們有著自己的忙碌理由,于是我們假期不回家,忙我們的所謂理想,直到夢碎了才回去看看爸媽;于是我們很少往家打一通電話,只是時不時接到父母接二連三的關懷;于是我們拿著剛發(fā)來的工資,想著如何犒勞自己,卻忘了去商場給爸媽買些東西。
您說我們是希望的一代,同時也是自私的一代,想著都是個人的發(fā)展,做任何決定都沒有考慮過父母;您說我們一定得出國深造,一定得接受更加高層次的教育,卻告訴我還是舍不得我們的離開;您說有想法有理想是件好事,學會思考才是大學的真正目的,但不能只是夸夸其談;
想起自己這一路的跌跌撞撞,一路的辛辛苦苦。像佟叔叔在《奮斗》中所說的那樣,我的想法是幼稚的,是不切實際的,甚至還是理想化的,但我始終都沒有放棄過心中的那個方向和目標;蛟S我還不夠成熟能做選擇,或許我還不夠成熟能下決定,但是你們始終給我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始終用一顆包容的心給我支持,給我鼓勵,給我?guī)椭。我知道沒有你們的支持,我什么都做不了,不能參加各種培訓,不能參加那些活動,不能有這樣那樣的出國夢想;我也知道沒有你們的鼓勵,我不可能邁出勇敢的第一步,不可能有追求自己夢想的勇氣。你們一直以來都把我當成你們最大的驕傲,我也會努力讓我自己成為你們最大的驕傲!
感謝朋友給我提供傾訴和聆聽的世界,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給予我的包容。有些人即使很久不聯(lián)系也能約著一起去旅游;有人當我灰心喪氣時陪我在體育場一圈又一圈地跑步;有人跟我講述他的奮斗目標教我該如何快速地成長;有人曾經跟我同進同出同笑同鬧同去環(huán)湖爬山;有人用他的極限包容著我的壞脾氣;有些人成為了我生命里重要的6人組合;他們不厭其煩地糾正我,幫助我,支持我和愛護我。每一次的旅途中都能看到他們在向我微笑,在對我說“去吧,你可以的”。當我想起生命中那些曾經普通而又真實的場景時,我總是會很慶幸很慶幸自己能夠遇到所有的他們。但當中的一些遺憾,即使在我今天想起過去的某些片斷時,總是還會責怪自己。
感謝單位領導同事給我提供了解自我的機會,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給予我的理解。不想多說,只是覺得對于我來講,理解和被理解似乎比其他的東西更加重要。我喜歡我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每一次都能讓我對自己對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剛剛上班的時候,自己處在一個從醫(yī)學生到醫(yī)務工作者的過渡階段,很多事情不知道該怎么處理,對生活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討厭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tài),對自己的前途感到很迷茫,感謝領導那段時間的開導,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明確的定位。
現(xiàn)在終于理解醫(yī)院為什么要學習《感恩心做人 責任心做事》,因為這既是對過去生活舊的回憶,也是對過去生活新的解讀。
(兒保科 尹忠泉)
創(chuàng)學習型組織心得體會
學習——就像人們的衣食住行一樣貼進我們的生活,在參與“創(chuàng)建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給我的觸動很大,從中我讀懂了個人素質的提高需要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用新眼睛看世界,逐步學會自我超越,學會心靈的轉換,學會建立共同愿景、團體學習,學會用系統(tǒng)思考解決各種問題等等,下面是我心得:
一、觀念的轉變
我認為學習型組織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模式,她的創(chuàng)建首先是一個觀念的轉變問題。“態(tài)度決定一切”從每個人的言行舉止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學習型組織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檢驗團隊的標準,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與工作中去,解放思想、開動機器。學習型組織所強調的學習,并不是通常我們在學校所接受的那種灌輸式學習,是自己以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主動去學習。“謙受益、滿招損”,我們首先得有謙虛的態(tài)度,才能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團隊中去發(fā)現(xiàn)新事物、新知識,這其實也是培養(yǎng)與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技能。
“工作中學習,學習中工作”,學習型組織的學習講究的是感悟,是主動的去擷取,去開拓未知的領域,達到創(chuàng)新,以提高效率創(chuàng)造更多的效益。
二、融入學習型組織的基點
融入學習型組織的前提,我認為首先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勝任自己的本職崗位,這樣才有去追求更高目標的基礎后就會停止不前。所以我們還得為自己找到一個標桿,一個學習與超越的標桿。
“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首先從自己的身邊,自己的團隊里為自己找一個標桿,這樣離你最近,更便于你近距離接觸與學習,更便于你發(fā)現(xiàn)與標桿的差距,進而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與進步提高的程度。
當你趕上或超越了你的標桿時,你將可以從更廣闊的空間去尋找更高目標,通過了解更多信息和學習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為自己所用。這樣,你就具備了創(chuàng)新的能力,當你的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到你的工作中的時候,這就是學習型組織管理理念在你的工作中的體現(xiàn)。
(兒內一科 周 銘)